未经允许学生自己注册报名提交作品不予认定成绩。
“匠心·民族魂”平面设计创新创意大赛比赛说明
一、大赛宗旨
“匠心·民族魂”平面设计创新创意大赛以“弘扬传统民俗艺术,发展创新中国品牌”为指导思想,旨在促进学生传承民族文化,了解社会需求,将平面设计与创新思维相结合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,激发学生对平面设计领域的学习跟实践兴趣,提高技术水平和艺术修养,以适应平面设计领域发展的实际需求,同时为个人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。
二、组织单位
指导单位:教育部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办公室
主办单位: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
承办单位:中企国教技术培训(北京)中心
协办单位:山东省校企合作促进会
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网络中心
支持单位:中关村科技集团
赛伯乐投资集团
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
国家开放大学产教融合研究中心
大赛平台:万企千校网(www.uec.org.cn)
三、大赛形式
1.大赛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报名,比赛形式为作品赛。
2.每个队伍由一名学生和一位指导老师组成。
3.参赛者在指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作品的设计,并将作品的详细资料及相关文档由指导教师交至五教310东办公室冯义娟老师处,压缩包以“院校名-队伍编号-作品名称”的格式命名。同时将作品的相关图片及简要说明上传至大赛官网(http://www.uec.org.cn/),以供网络投票环节使用。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参赛队伍提交的作品进行评审,并公布入围决赛的队伍名单。
4.一名学生只能提交一个作品,且只能申请加入一个队伍;一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三支队伍。
5.大赛重点考察理解能力、创意能力、软件操作技能等实践素养。
四、参赛对象
(一).参赛人员
普通高等学校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。
(二).参赛人员基本能力要求
1.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述和书面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;
2.熟练使用Photoshop、CorelDraw/Illustrator、InDesign等软件;
3.熟练掌握标志、招贴、宣传册、包装、书籍等设计方法和工作流程;
4.熟练掌握图形元素、字体设计、色彩搭配、排版构图、印刷出血等设计知识;
5.将电脑技术、美术素养和创意思维集于一体,准确传达设计理念。
五、大赛说明及评审方式
(一)大赛主题
1.大赛主题:“中国韵味”。
2.具体要求:
(1)设计者须阐述设计理念(从市场或用户的角度出发),即产品的设计如何迎合市场的需求或有利于用户使用体验的提升;
(2)设计作品包括产品设计的创意草图、宣传海报、产品展示的图像效果、品牌logo等,对于所设计产品的外观和功能也可以进行创新或改造;
(3)设计内容:可以是家居用品、服饰、工艺品、年画等;内容健康积极,创作形式不限,创作手法不限。
(二)评委组成
1.专家评审委员会;
2.在线网友。
(三)初赛评选标准
1.交付齐套性:
(1)产品申报表;
(2)完整的设计说明书(1000~5000字);
(3)电子档作品。
电子档作品文件包括两部分。第一部分为作品原始设计文件;第二部分为作品图片,要求格式为.JPG,色彩模式为RGB,尺寸根据产品规格自定,可分为单张效果图和组合效果图,分辨率为300dpi。
2.评分标准:(满分100分)
项目 | 内容 | 分值 |
设计理念(10分) | 市场分析的情况。 | 5分 |
产品的全新设计是否迎合市场的需求或有利于用户使用体验的提升。 | 5分 |
设计作品的表现能力(35分) | 系列产品的完整性。 | 5分 |
核心图形的设计,字体设计,色彩设计等。 | 15分 |
立体展示及组合展示效果。 | 15分 |
综合运用软件进行设计的能力(25分) | 各种软件的综合运用。 | 5分 |
图像处理、图形绘画、图文排版等各方面的处理。 | 15分 |
作品是否符合技术要求。 | 5分 |
创新性(20分) | 对新商品的开发具有独创性。 | 10分 |
创意构思新颖巧妙。 | 10分 |
网络投票(10分) | 2018年11月11日9:00— 12月7日15:00,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为自己喜爱的作品投票。评审委员会将在投票结束后按投票的数量计算分数。 | 10分 |
3.其他:
(1)严格禁止抄袭、剽窃他人作品,否则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。
(2)参赛作品必须保证原创性,作品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。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等责任由参赛者承担。
(3)所有参评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主办单位有再使用权,以便展览、出版及宣传使用,作品一律不退还。
(4)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比赛内容及奖项享有最终解释权,比赛规则若有变更将及时通知。
(四)决赛评选标准
决赛阶段由作品演示与答辩、网络投票两个环节组成。
决赛审评分标准:(满分100分)
项目 | 内容 | 分值 | |
现场作品演示与答辩 (90分) | 设计理念 (10分) | 市场分析的情况。 | 5分 | |
产品的全新设计是否迎合市场的需求或有利于用户使用体验的提升。 | 5分 | |
设计作品的表现能力 (30分) | 系列产品的完整性。 | 7分 | |
核心图形的设计,字体设计,色彩设计等。 | 10分 | |
| | |
立体展示及组合展示效果。 | 13分 | | | |
综合运用软件进行设计的能力 (20分) | 各种软件的综合运用。 | 5分 | |
图像处理、图形绘画、图文排版等各方面的处理。 | 10分 | |
作品是否符合技术要求。 | 5分 | |
创新性 (20分) | 对新商品的开发具有独创性。 | 10分 | |
创意构思新颖巧妙。 | 10分 | |
现场答辩的能力 (10分) | 陈述清晰,语言流畅,表达简洁有力。 | 4分 | |
准确回答评委的问题,逻辑清晰、表述合理。 | 4分 | |
着装得体,仪态端庄大方。 | 2分 | |
网络投票 (10分) | 2018年12月10日9:00— 12月20日15:00,微信投票功能会重新开启,可继续为进入决赛的作品投票。评审委员会将在投票结束后按投票的数量(含初赛得票数)计算分数。 | 10分 |
六、奖项设置
本项赛事设全国一、二、三等奖若干名(视实际参赛规模而定),并根据各校报名和获奖情况,面向各组织单位颁发组织奖,面向指导老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等。
七、附注
1.大赛流程
在线报名:2018年10月08日- 11月01日
由指导教师在实训中心办公室提交报名,未经允许学生自己注册报名不予认定成绩。
作品提交:2018年11月11日- 11月25日
由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赛学生在实训中心办公室提交作品,未经允许学生自己注册报名提交作品不予认定成绩。
网络投票:2018年11月11日9:00— 12月7日15:00
学生可自行发动朋友圈投票,分数计入组委会决赛成绩统计。
作品初审:2018年 12月1日- 12月10日
公布决赛名单:2018年12月10日
网络投票:2018年12月10日9:00— 12月20日15:00
现场决赛:2018年12月22日
颁奖典礼:2018年12月23日
2.联系方式
五教310东冯义娟老师 15345437285
五教310西杨蜜老师13963093909
未经允许学生自己注册报名提交作品不予认定成绩。
“匠心·职场秀”简历精英挑战大赛
一、大赛宗旨
为培养学生综合求职技能,提高就业竞争力;帮助学生明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,提前规划职业生涯;同时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及企业的用人所需建立良好的合作桥梁,特举办此次简历大赛。大赛以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、提高求职成功率为目的,旨在搭建一个展示大学生求职能力及软实力的平台,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。
二、组织单位
指导单位:教育部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办公室
主办单位: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
承办单位:中企国教技术培训(北京)中心
协办单位:山东省校企合作促进会
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网络中心
支持单位:中关村科技集团
赛伯乐投资集团
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
国家开放大学产教融合研究中心
大赛平台:万企千校网(www.uec.org.cn)
三、大赛形式
1.比赛形式为个人赛,参赛学生在大赛官网注册报名即可。
2.每个队伍由一名学生和一位指导老师组成。
3.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陆大赛官网(http://www.uec.org.cn/)报名、上传作品并完善个人信息。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参赛队伍提交的作品进行评审,并公布获奖名单。
4.一名学生只能提交一份简历;一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三支队伍。
5.简历内容必须真实有效。
四、参赛对象
(一)参赛人员
普通高等学校,中等职业学校准毕业生,专业不限。
(二)参赛人员基本能力要求
1.良好的设计创新能力;
2.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;
3.良好的临场应变能力。
五、大赛说明及评审方式
(一)大赛主题
大赛主题为“展示自我,show出精彩”。
(二)评委组成
1.专家评审委员会;
2.知名企业HR;
3.在线网友。
(三)初赛评选标准
1.提交内容:
(1)个人简历,格式为PDF。
注意:上传的文件务必由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转换成PDF格式,不可使用PDF转换器等工具。
微视频
①视频内容:内容分为两部分,第一部分为个人介绍和参赛宣言;第二部分为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(请老师和至少3位同学在镜头前进行评价)。
②视频时间:2-3min。
③视频名称:【2018简历大赛_学校_姓名】(修改自己的学校和姓名)。
④上传方式:首先把视频上传到腾讯、爱奇艺或优酷网,然后把上传视频的“flash地址”输入到大赛官网上传作品处的文本框中。
2.评分标准(满分100分)
项目 | 分值 |
简历 | 书面表达 | 完整性、真实性 | 5分 |
准确性、条理性 | 5分 |
规范化、逻辑化、构思新颖 | 5分 |
版面 | 美观大方、格式清晰 | 5分 |
创新性、实用性 | 10分 |
内容 | 基本信息 | 10分 |
教育背景 | 10分 |
实践经历 | 10分 |
求职意向 | 10分 |
微视频 | | 20分 |
网络投票 | 2018年11月11日9:00— 12月7日15:00,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为自己喜爱的作品投票。评审委员会将在投票结束后按投票的数量计算分数。 | 10分 |
(四)决赛评选标准
决赛为现场决赛,评委由企业资深人力资源总监组成,对于优秀选手评委可决定现场录用。决赛由职场初印象(30分)、职业技能测评(50分)、职场双选择(10分)、网络投票(10分)五个环节构成。
奖项设置
本项赛事设全国一、二、三等奖若干名(视实际参赛规模而定),并根据各校报名和获奖情况,面向各组织单位颁发组织奖,面向指导老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等。
七、附注
1.大赛流程
在线报名:2018年10月08日- 11月01日
由指导教师在实训中心办公室提交报名,未经允许学生自己注册报名不予认定成绩。
作品提交:2018年11月11日- 11月25日
由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赛学生在实训中心办公室提交作品,未经允许学生自己注册报名提交作品不予认定成绩。
网络投票:2018年11月11日9:00— 12月7日15:00
学生可自行发动朋友圈投票,分数计入组委会决赛成绩统计。
作品初审:2018年 12月1日- 12月10日
公布决赛名单:2018年12月10日
网络投票:2018年12月10日9:00— 12月20日15:00
现场决赛:2018年12月22日
颁奖典礼:2018年12月23日
2.联系方式
五教310东冯义娟老师 15345437285
五教310西杨蜜老师13963093909
未经允许学生自己注册报名提交作品不予认定成绩。
“匠心·工业美”智能制造创新创意大赛比赛说明
一、大赛宗旨
为贯彻落实《中国智造2025》及《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》指示,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,以深化产业与教育融合为抓手,以夯实人才队伍基础和培育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,对接制造强国建设战略任务和重点领域,提升人才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能力,健全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,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前瞻性、引领性和针对性,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,为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,特举办本次大赛。
本届智能制造创新创意大赛参赛作品要求创新设计与制造工艺并举,要有机构运动,既重视设计创意,又重视制造方法,提倡应用正版软件进行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,所有参赛作品应制作成虚拟样机,撰写设计说明书。
二、组织单位
指导单位:教育部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办公室
主办单位: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
承办单位:中企国教技术培训(北京)中心
协办单位:山东省校企合作促进会
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网络中心
支持单位:中关村科技集团
天津微深科技有限公司
赛伯乐投资集团
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
国家开放大学产教融合研究中心
大赛平台:万企千校网(www.uec.org.cn)
三、大赛形式
1.大赛为作品赛,参赛者以提交作品的形式参赛,每个队伍不超过三名学生队员和两位指导教师。
2.参赛队在指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制造,并将作品的详细资料及相关文档由指导教师交至五教310东办公室冯义娟老师处,压缩包以“院校名-队伍编号-作品名称”的方式命名。同时将作品的相关图片及简要说明上传大赛官网(http://www.uec.org.cn/),以供微信投票环节使用。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参赛队伍提交的作品进行评审,并公布入围决赛的队伍名单。
3.每个参赛团队,限定一个作品参赛,一个学生只能参加一个队伍,一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三支队伍。
4.参赛作品必须保证原创性,不违反任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,不侵犯任何第三方之其他权利,一经发现或经权利人指出,主办方将取消其参赛资格。
四、参赛对象
(一)参赛人员
普通高等学校,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。
(二)参赛人员基本能力要求
1.具有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、良好的口头表述和书面表达能力;
2.了解并掌握产品正向设计及逆向设计的流程与方法;
3.熟练掌握机械制图,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,机械原理,机械设计,材料力学及工程材料等机械设计知识;
4.熟练使用二维和三维机械设计软件,熟练掌握典型零件及金属结构件的设计方法和工作流程。
5.根据选题精通以下之一专业知识:
(1)液压传动、气压传动;
(2)机械优化设计;
(3)模具设计。
五、大赛说明及评审方式
(一)大赛主题
主题为“匠心·工业美”,内容为“智能机械装置、创新科技产品的创新设计与虚拟样机设计”。
(二)评委组成
1.专家评审委员会;
2.在线网友。
(三)初赛评选标准
初赛阶段分为三个环节:产品的开发设计、3D模型制作及网络投票。
1.产品的开发设计(70分)
(1)交付齐套性:不按照下面要求完整提交的,将取消评选资格。
1)产品申报表。
2)完整的设计说明书(2000~10000字)。
3)产品二维设计图。
4)产品三维效果图(对产品造型进行上色、加材质、选择光线和背景、雾化效果等处理,制作出视觉效果最好的三维立体效果图。如果认为产品在视觉上可以形成多种风格以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,需用专业术语进行描述,并对照设计风格出图。)
5)介绍作品功能的PPT文件或视频录像(3分钟之内)。
(2)评分标准:
1)设计说明(10分):
2)作品(60分):
原创性 5分;
功能性 5分;
产品工程图(包括产品的二维、三维图) 20分;
产品零件加工工艺规程,数控程序 15分;
运动仿真、结构分析 15分。
鼓励利用逆向工程进行产品的辅助设计。凡利用三维扫描及3D打印技术进行辅助设计的作品,最多有10分的附加分。
2.3D模型制作(20分)
(1)竞赛专区将提供二维数据图纸下载,各参赛队需要根据图纸要求来制作三维模型一个。此模型需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。
(2)此模型将作为决赛现场模型装配的一部分,与决赛模型实现整体装配,要严格要求尺寸数据。初赛只需提交3D模型的相关图片资料,图片要求800*600像素或以上的.jpg格式。图片内容需包含运用3D打印机制作出的未经后处理的产品图片;通过表面打磨、喷漆、上色等工艺对制作出的模型进行后处理的产品图片;打印过程抓拍图片。图片资料连同“产品的开发设计”环节的资料一同打包发送至指定邮箱。
3.网络投票(10分)
2018年11月11日9:00— 12月7日15:00,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为自己喜爱的作品投票。评审委员会将在投票结束后按投票的数量计算分数。
(四)决赛评选标准
决赛阶段分为三个环节:作品演示答辩、实操技能赛及网络投票。
1.作品演示答辩(30分)
(1)评分标准:
1)设计说明(5分):
2)作品(15分):
原创性 1分;
功能性 1分;
产品工程图(包括产品的二维、三维图) 5分;
产品零件加工工艺规程,数控程序 4分;
运动仿真、结构分析 4分。
3)答辩环节综合表现(10分):
2.实操技能赛(60分)
考生集中到指定考试场所。参赛学生需自带笔记本电脑,安装好比赛用软件,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竞赛内容。评分标准如下:
比赛内容 | 操作过程 | 评分标准 | 分值 |
三维数据的采集 (10分) | 通过三维扫描快速提取数据。 | 设备操作熟练程度。 | 3 |
数据扫描质量及完整性。 | 7 |
三维数据逆向设计(10分) | 自备电脑及三维逆向数据处理软件,对扫描结果进行逆向设计。 | 逆向模型的准确性决定比赛分数整体数据平均误差。 | 10 |
三维数据正向改造(10分) | 决赛现场设计模型与初赛“3D模型制作”环节完成的模型进行整体装配。(在不影响装配的基础上可附加创意性功能,实现作品更优化。) | 尺寸的调整与配合。 | 6 |
创意性功能。 | 4 |
3D打印(10分) | 要求会熟练操作FDM 3D打印机,从切片软件打印设置到最后打印成品处理。 | 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。 | 2 |
模型后处理。 | 3 |
产品质量。 | 2 |
是否满足装配要求。 | 3 |
建模测试 (20分) | 题型:较复杂和创造性比较高,又能体现技术掌握熟练程度的操作题。 分数:试卷满分100分。最终得分将按比例折算。 | 20 |
3.网络投票(10分):
2018年12月10日9:00— 12月20日15:00,微信投票功能会重新开启,可继续为进入决赛的作品投票。评审委员会将在投票结束后按投票的数量(含初赛得票数)计算分数。
六、奖项设置
本项赛事设全国一、二、三等奖若干名(视实际参赛规模而定),并根据各校报名和获奖情况,面向各组织单位颁发组织奖,面向指导老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等。
七、附注
1.大赛流程
在线报名:2018年10月08日- 11月01日
由指导教师在实训中心办公室提交报名,未经允许学生自己注册报名不予认定成绩。
作品提交:2018年11月11日- 11月25日
由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赛学生在实训中心办公室提交作品,未经允许学生自己注册报名提交作品不予认定成绩。
网络投票:2018年11月11日9:00— 12月7日15:00
学生可自行发动朋友圈投票,分数计入组委会决赛成绩统计。
作品初审:2018年 12月1日- 12月10日
公布决赛名单:2018年12月10日
网络投票:2018年12月10日9:00— 12月20日15:00
现场决赛:2018年12月22日
颁奖典礼:2018年12月23日
2.联系方式
五教310东冯义娟老师 15345437285
五教310西杨蜜老师13963093909
3.设备说明:
设备类型 | 设备型号 | 提供厂商 | 帮辅热线 |
三维扫描仪 | VTOP600H/VTOP300B | 天津微深科技有限公司 | 022-58050066 |
桌面级3D打印机 | GRAM |
4.参赛人员可进入竞赛专区观看设备的操作方法视频。